专访丨邬贺铨院士谈网络安全新风险应对: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******
当前,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网络攻击重点,勒索病毒上升为主要威胁,数据安全问题频发。面对这些新的安全风险,各方应该如何应对?
7月2日至3日,以“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世界”为主题的2022西湖论剑·网络安全大会在杭州、北京两地同步召开。期间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在接受光明记者采访时表示,关键基础设施被攻击有各方面原因,比如,一些黑客组织为了经济利益实施勒索,这种状况已经上升为重要安全事件,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。
邬贺铨建言,应对关键基础设施攻击或勒索病毒状况,一方面要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,在这方面,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的制度,如何全面地、认真地执行这些制度要求,是保证关键基础设施安全性的一个前提。
“除了技术手段,还要考虑管理手段。一些关键基础设施本来完全是外网隔离,但由于一些人为操作不慎,导致了在外网上的U盘把木马病毒带到了内网,导致关键基础设施受到攻击破坏。”邬贺铨说。
监制:张宁、李政葳
统筹:王一涵
采访、撰稿:姚坤森、孔繁鑫
摄像、后期:曾震宇
新漫评:“我们仿佛投票了,却又没投”******
2022年的美国中期选举,再次暴露了种族歧视这一社会痼疾。尽管口口声声强调“平等”“民主”,但现实中仍践行着白人至上的原则。美国民间组织“量刑项目”报告显示,许多州设置的投票限制对非洲裔影响较大。在全美,每19名非洲裔选民中就有1人被剥夺选举权,这一比例较其他肤色美国选民更高,甚至接近4倍。59年前,马丁·路德·金在演讲中说,美国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白支票,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便退了回来。半个多世纪过去了,这种状况依然如故,非裔美国人仍然争取自身权利的漫漫长路上不断受到打压和挫折。(蒋鲤)
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 |